索 引 号:FZ0002/2024-56254
发文机关: 市发展改革委
文 号:
文件有效性:
成文日期: 2024-03-12
雷速体育:抚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雷速体育:抚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4年2月27日在抚州市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发改委主任 程新飞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全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唱响“一大品牌”、实施“六大战略”、推进“三大建设”,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
202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34.9亿元,增长6.3%,排全省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6亿元,增长3.8%,排全省第九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排全省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4%,排全省第五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2.1亿元,增长6.9%,排全省第四位;出口总值218.6亿元,下降13.7%,排全省第五位;实际利用外资5802万美元,下降3.5%,排全省第三位;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117元、21938元,分别增长4.2%、7.3%,分别排全省第五位、第三位。总体来看,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加快恢复、持续向好”的态势,虽然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距离年初计划有一定差距,但这个形势和全省是一致的,且雷速体育:完成情况好于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基本排在全省靠前位置,尤其是GDP总量迈上2000亿元新台阶,增速一年来稳居全省第三,创撤地设市以来最好成绩。主要情况如下:
(一)全力优化政策供给,向好态势更加巩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等各项决策部署,迅速出台雷速体育:巩固提升经济“30条”等稳增长政策措施,有力推动全市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扎实做好评估成果转化,六大类31个主要目标进展基本达到预期,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序时进度要求。深入开展市县领导班子挂点企业、“入企走访连心”活动,创新打造“企心办”联办机制,推动实现惠企政策“非申即享”“即申即享”,完成惠企资金兑现18.7亿元,惠及企业2752家。金融服务实体力度不断加大,密集出台《雷速体育: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等金融支持举措,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持续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总额突破6900亿元,同比增长13.7%。持续推进降成本升级行动,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帮扶力度,全年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为经营主体减负超100亿元。系列措施有效增强市场活力动力,全市现有各类市场主体274865户,其中企业市场主体87109户,同比增长12%。
(二)持续发力工业强攻,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坚决打好工业创新攻坚战,大力实施全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2416”行动计划,全市“2+4”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806.2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增长29.9%;全市百户优势企业实现产值1574亿元,同比增长19.5%。大力推动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全市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实现产值766亿元,精深加工产值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提升至40%。深入开展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全市264家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共实现营收386.6亿元,同比增长16.8%。高新区抚州ONE集聚区、黎川县耐热陶瓷产业集聚区获批为全省数字经济集聚区。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加快融合,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新增上云企业11832家,成功入选2023年全省“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13个。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全市累计新建成5G基站7405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20.69个,基本实现5G和千兆光网“村村通”。强化科技创新赋能,2022年度全市研发投入总量增幅和强度提高值在全省一类设区市中均位列第一。持续深化“揭榜挂帅”机制,获批国家科技部“揭榜挂帅”项目1项,入围全省“揭榜挂帅”项目2项。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获奖数量蝉联全省第一。加快培育科技创新平台,新增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54个,全市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突破1000家,在全省率先实现“科贷通”市县区全覆盖,全年累计发放科技贷款达15.2亿元。
(三)着力激发内需潜力,经济循环有效畅通。加快推进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和项目建设“四大攻坚行动”,坚持每季度举办全市重大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动员大会,全市743项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01亿元,占年计划103.5%;306个省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1205.27亿元,占年计划105.54%。鑫科环保、曾巩学校、市妇女儿童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大楼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竣工,疏山水利枢纽、南城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开展新一轮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提质扩容行动,组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专班,全市共储备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020个,总投资4183.8亿元、资金需求2210.3亿元。招大引强全面提速,全市新引进优强项目30个、投资总额613.8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力推动消费稳步恢复,抢抓春节、五一等节假日消费“黄金期”,发放政府消费券6400万元,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700多场,带动超过3000家商户参与。积极促进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在全省率先制定《抚州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工作方案》,举办14场大型汽车展销会,全市汽车累计新上牌数37715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新上牌数9411辆,同比增长155%。着力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和消费动力,文昌里旅游休闲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资溪大觉溪美食村、崇仁黄洲桥夜市获评全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坚持“一月一赛事”,先后举办麻姑文化美食节、2023暑期文旅消费季暨“引客入抚”等数百场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精心策划中秋国庆、元旦跨年系列活动,抚州文旅品牌火爆“出圈”,去年10月1日文昌里接待游客总量达11.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稳步提升。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大力实施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打造“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服务”集成服务模式,群众办事材料压减44.5%,办理环节平均压缩62.1%,实现53种证照“免证办”、137个关联事项“集成办”、708个高频事项“全市域通办”、75个应用场景“智慧办”。在全省率先打造人大代表向12345政务热线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机制,“抚州12345”政务热线进入全国政务热线运行质量监测报告二十强。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紧扣“1+2+3”年度重点工作体系,深入开展“以评促改”“以新促优”“以宣促建”三大专项活动,打响“周密周全、说到做到”的“抚务周到”营商环境品牌,全年共召开“政企茶话会”12场,梳理办结企业反馈问题建议106个,“法惠千企 非公维权”专项行动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10项特色做法被省营商办纳入全省优秀案例汇编。大力开展国资国企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首次突破5000亿元,相关改革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国资委推广。加快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抚州高新区人事制度和东乡经开区工业用地提质增效改革试点获评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优秀案例。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入选全省首批水网先行市,宜黄获评国家首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县(全省唯一)。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抚州海西综合物流园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示范物流园区。全面落实“千企百展”工程,组织百余家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大型展会,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与福建海狮集团、福建联强智慧投资公司合作设立数字街区跨境电商项目,永冠科技等3家企业成功建立海外仓。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全市生产型企业出口额134.8亿元,同比增长82.5%;出口“新三样”中新能源汽车64.1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29.3%,成为全市稳外贸的“压舱石”。
(五)统筹推动协调发展,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加快融入南昌都市圈,推动昌抚一体化提质升级,抚州旅游推介会、校企合作联合招聘、人才引进宣传活动等在南昌成功举办。深入推进与泉州对口合作,推动全面建立两市县(区、功能区)结对合作关系并实现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全覆盖。协调联动推进苏区振兴对口支援工作,推动中国旅游集团、国家文物局出台对口支援黎川、宜黄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加紧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成84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棚户区7945套,新增城市停车位2.4万个。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开展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29.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52.8亿斤,新增设施蔬菜超4万亩,超额完成油菜种植任务。持续落实“猪十条”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稳定生猪产能,全年累计生猪出栏数303万头,同比增长13.9%。新增绿色有机农产品98个、总数达67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1个,入选“赣鄱正品”认证企业品牌总数达25个,通过“江西绿色生态”认证产品57个。新增39个中国传统村落,在全国设区市中新增最多。加快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实施林业“千万资源变千亿产值”行动,创建8个国家级、12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市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420万亩。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完成17733户新改建农村户厕任务,基本实现25户以上宜居不迁并村庄新农村建设全覆盖。
(六)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生态价值愈发凸显。系统实施新的“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提升攻坚战,县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连续4年全省排名第一,1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28个地表水省考断面优良率均为100%,20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连续3年获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优秀等次,成功入选第二批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示范市,国家级试点宜水幸福河湖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编制完成《美丽抚州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将成为全省第二个推动印发实施的设区市级美丽建设规划纲要。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先后制定出台《抚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和能源、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宜黄县碳达峰试点城市和东乡经开区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加快推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顺利举办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四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承办全国生态日江西主场活动,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市域GEP精算平台和“两山”转化中心,完成全市近三年GEP试算工作,各县(区)“两山”转化中心开始实体化运营,生态资产交易已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绿色金融继续领跑全省,全市生态产品权益类贷款余额达513.5亿元,同比增长12.4%。
(七)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民生福祉不断增强。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市民生支出447.5亿元,同比增长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3%,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77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88万人。加快推进社保提质扩面,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171万人、332.4万人。加大保供稳价工作力度,对猪肉、蔬菜、鸡蛋等生活必需品进行常态化监测,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比全省低0.1个百分点。及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发放补贴609.9万元,惠及27.6万人。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全市学前教育“四级联动、片区一体”帮扶工作,南丰、广昌等地共10所幼儿园被确定为全省保育教育质量评估试点,赣东学院、赣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等院校新校区落户东临新区高教园区,江西中医药高专建院升本和设置赣东职业技术学院列入省“十四五”高等教育规划。加快推进健康抚州建设,成功入选全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市,获批全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全省首家纯中医医院正式开业,市中医医院康复科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实现了雷速体育:国家级专科零的突破。成功举办2023首届中国·抚州生态康养产业发展大会,获批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和民革中央康养产业实践基地,在全省率先启动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搭建抚州市互助养老“时光益站”信息化平台,获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成功举办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世界旅游小姐中国年度冠军总决赛等文旅宣传活动,“文化抚州、梦想之舟”品牌传播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全市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总体来看,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经济保持稳定恢复,社会发展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结果,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奋力拼搏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过去一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未及预期,主要是因为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三年疫情冲击未完全修复,同时我们为提升发展质效和可持续性,着力压实统计数据,但实物量指标运行良好,支撑有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基础弱、底子薄、县域经济不强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产业实力不强、层次不高、竞争力弱、结构不合理、龙头企业少等问题依然存在;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够,创新平台不多,各类人才不足,拥有核心技术、原创技术的企业少;民生领域、城乡建设还有不少短板,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等等,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增强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唱响“一大品牌”、实施“六大战略”、推进“三大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努力构建体现抚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抚州篇章。
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争取更好成绩,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促稳提质,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左右和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按照“大抓落实年”工作要求,紧扣“锚定四稳目标,实现七大突破”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凝心聚力强产业育动能。一是强化工业创新发展。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主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落实全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2416”行动计划,加快有色金属、食品、变电设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制定靶向式招商政策,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补链、延链、强链的项目。突出抓好全市百户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一企一策”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链骨干企业,力争百亿企业达到4家、50亿企业达到4家、20亿企业达到26家。二是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深耕产业新赛道,抓紧制定全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全市数字经济规模测算,持续发布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产品清单”,推进实施全市域人工智能全场景应用试验场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三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实施研发投入强攻行动,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88%左右,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载体10家左右。推行国资“揭榜挂帅”机制,探索“国际揭榜挂帅”新模式,组织实施10项左右揭榜挂帅项目。持续开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力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150家,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达7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成果30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5%。
(二)多措并举扩内需激潜力。一是强化投资支撑作用。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面落实“十百千万”工程行动计划,健全项目协调推进和问题解决机制,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全力推动651个市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295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61.9亿元。持续推进抚州电厂二期、弋阳至南丰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南昌至南丰高速、吉抚武温铁路、昌厦(福)高铁、南丰至瑞金铁路、抚州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搭建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大力促进民间投资。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围绕“三大经济发展圈”定位,瞄准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长期贷款等中央资金投向,持续谋划梳理一批管当下、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推动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施工一批”的良好局面。二是激发消费拉动作用。加快消费提质扩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重振临川贡酒等老字号品牌,支持优质农产品进高端消费场所,积极承办第六届赣菜美食文化节,推动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九大行动”,培育“绿车之城”消费新名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筹备举办好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及研学精品线路,办好全市文旅促消费、名校才子抚州康养游活动。
(三)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开放。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探索产业链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科学路径,谋划和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改革创新案例,全力打造“抚务周到”营商环境品牌2.0版。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搭建“抚务码”应用生态,推动城市综合市民服务实现“一码互联、码上服务”。加快证照证明电子化应用和数据共享,推动实现“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的转变,打造“无证明”抚州样板。推动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重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营经济“31条”、省民营经济“36条”,常态化开展“政企茶话会”“入企走访连心”活动,深化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一批实际问题。二是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调区扩区工作,切实提高开发区经济发展质效。全面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市带县推进市场化运营、实体化经营、效益化提升,有效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复制推广绿色金融服务成功经验做法,加快启动全市金融中心建设,推动行政村实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全覆盖。全面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重点打造100万亩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核心区,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灌区。三是着力提升双向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持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加快海西物流园二期等重要开放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综试区申建工作,引导抚州海狮等跨境电商产业园扩量提质。加强对永冠等重点外贸企业的帮扶指导,支持企业重点布局“一带一路”沿线、RCEP国家重要节点海外仓。
(四)齐心合力联区域促协调。一是着力提升区域发展能级。深入实施“融入都市圈、对接长珠闽”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昌抚一体化提质升级,推动同泉州对口合作事项落地落实,着力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对口合作的典范和闽赣两省山海协作的标杆。加快推进抚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用足用好用活中央单位对口支援政策,深挖“1+N+X”政策“富矿”,推动重要事项落实落地,充分利用部际联席会、省领导小组会及省推进会等平台,积极争取中央各类重大资金的倾斜力度,有效集成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二是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坚定贯彻“一核引领、四区联动、九县并进”区域协调发展布局,推动市中心城区扩能升级提质,推动临川区、东乡区、高新区、东临新区协同联动发展,推进工业、农业、生态“三大经济发展圈”协调发展。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成果,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做实做细城市体检工作,努力争创国家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持续畅通城市交通网络,新增一批停车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6个,加快5725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百亿产业、十亿企业”龙头引领工程,大力发展“4+6+1”现代农业产业,做强“赣抚农品”区域公用品牌。聚焦建设全国绿色有机大健康食品区域精深加工中心,抢抓部省共建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机遇,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全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确保完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30.78万亩,产量稳定在52.53亿斤以上,新增设施蔬菜面积3万亩以上。加快宜黄、南城国家级制种基地县建设,加强种子基地建设及管理,全面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强化“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运维管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等管理上水平、上台阶。深入开展“消薄”攻坚行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体质效明显提升,争取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稳定在15万元以上。
(五)持之以恒优生态促转型。一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实施新的“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大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持续提升“含绿量”。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争取空气质量指标达到考核要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5%以上。深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排查整改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水环境质量稳定向好。持续推进重点建设用地管控、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深入推进“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二是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擦亮试点“含金量”,统筹推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和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建设,建立健全生态产品核算评估、市场交易、制度保障三大体系,加快形成全市统一的GEP核算规范和成果应用体系。做强做优生态资产权益类贷款,完善“生态信贷通”产品,积极推广“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价(VEP)+项目贷”模式,开展碳金融研究,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开展林业碳汇、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等资源权益指标交易试点,有序推进林权收储平台和湿地资源运营机制创新试点建设,扩大林权收储,实现全市森林收储面积60万亩以上。加力做好“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民生”融合文章,积极打造生态康养名城。三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工作要求,统筹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和保障经济发展合理用能,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推动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碳达峰试点、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省级低碳零碳负碳示范工程,逐步降低“含碳量”。稳妥有序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壮大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发展。
(六)用心用情惠民生补短板。一是持续加强民生兜底保障。聚焦社会民生热点问题,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年计划新增城镇就业3.5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7万人。大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青年人才聚抚“万人工程”,促进青年来抚留抚。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补充工伤保险试点工作,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二是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大力实施市中心城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开展“片区联盟”帮扶工作,力争全市标准化幼儿园达标率达5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以上。深入推进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积极创建基础教育名城。加快推进赣东学院新校区建设,推动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院升本。着力打造推介十大本土体育品牌赛事、十大群众欢迎体育场地、十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体育+”多业态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健康抚州建设,推进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工作,加速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医院改扩建、市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卫生健康项目进度,规划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康复中心和健康养老机构。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大力推进区域性养老中心、社区嵌入式养老院等项目建设,统筹做好老年助餐服务。三是积极营造文化品牌。持续加大“文化抚州、梦想之舟”品牌宣传推介,大力宣传城市精神、城市品格、城市形象,全方位讲好抚州文化故事。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优质供给,筹备举办好2024年“文化抚州、梦想之舟”全市各县(区)群文大展演、“永不落幕”的百姓大舞台全市各县(区)巡演等系列活动。深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弘扬,实施红色资源集中连片保护、革命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抚州段)建设,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开展旅游文创产品大赛及旅游讲解大赛活动,推动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庄驰家居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四是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因城施策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紧跟中央机构改革政策要求,不断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稳步推进风险法人机构和重点民营企业涉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按照“严控增量、消减存量”原则有序推动隐性债务化解,落实“一县一策”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强化煤电油气运调节,切实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稳定。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统筹抓好国防动员、扫黑除恶、普法宣传、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工作。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感恩奋进、勇毅前行,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抚州篇章!
名词注释
1.“2416”行动计划:通过未来几年的不懈奋斗,加快构建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核心,以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绿色农林产品深加工产业为支撑“一核多极”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有色金属精深加工2个千亿级优势产业,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绿色农林产品深加工4个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实现千亿产业、千亿园区、千亿企业“三千”目标。到2026年,全市规上工业营收年均增长16%以上,实现制造业发展量质双升。
2.出口“新三样”:指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板替代了过去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中坚力量。
3.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1”是《中共抚州市委 中国体彩网_雷速体育-【唯一app官网】雷速体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N”是以《抚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为首的系列政策,包含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各地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减污降碳、绿色消费、教育培训等相关保障方案。
4.“锚定四稳目标、实现七大突破”:“四稳目标”是指稳预期、提信心,稳政策、优集成,稳大盘、夯基础,稳队伍、强党建;“七大突破”是指在坚持创新引领,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更大突破;坚持项目带动、在加快扩大有效需求上实现更大突破;坚持改革为先、在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上实现更大突破;坚持敢闯敢试,在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上实现更大突破;坚持协调联动,在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坚持市场导向,在推动文旅康养融合上实现更大突破;坚持人民至上,在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上实现更大突破。
5.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
6.“三大经济发展圈”:即由南城、金溪、崇仁组成工业经济发展圈,由宜黄、乐安、资溪组成生态经济发展圈,以及由广昌、南丰、黎川组成农业经济发展圈。
7.“1+N+X”政策:“1”指《国务院雷速体育: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N”指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红色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方案;“X”指相关配套政策。
8.“4+6+1”现代农业产业:“4”是培育生猪、粮食食品加工、蔬菜(含食用菌)、资溪肉类综合加工4个百亿元产业;“6”是培养南丰蜜橘、广昌白莲、崇仁麻鸡、南丰龟鳖、资溪食品、乐安竹笋6个产值50亿元重点产业;“1”是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打造现代种业强市,推进宜黄、南城2个国家水稻制种大县建设,抓好南丰龟鳖、蔬菜、蓝莓等种苗基地建设。
9.“千万工程”经验: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浙江省全面实施该工程20年来,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
10.“消薄”攻坚行动: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行动。集体经济薄弱村指的是年度经营性收入低于10万元,且村集体无产业收入,来源渠道单一,可持续性收入不足5万元的行政村。
11.“两高一低”项目:指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
12.“三保”底线: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三保”底线关系到政府履职尽责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维护经济运行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压舱石”。